ID : 1605
到达位置的确认方法
机器人手臂从一个动作向下一个动作移动时,有3种方法判断最初动作是否完成。分别称作通过动作、结束动作、编码器值确认动作。就各动作进行以下说明。
通过动作
将通过教导的动作位置或相对位置附近的动作称作通过动作。
在所有动作指令中,将通过起始位移量指定为“@P”或“@[数值(数值>0)]”后可执行通过动作。
结束动作
在到达教导的动作位置或相对位置的动作中,当对伺服系列指定的指令值与目标位置一致时,判断为已到达目标位置,该动作称作结束动作。
在所有动作指令中,将通过起始位移量指定为“@[0]”后可执行结束动作。
编码器值确认动作
在到达教导的动作位置或相对位置的动作中,根据编码器值计算出的当前位置相对于目标位置在指定值以内时,判断为已到达目标位置,该动作称作编码器值确认动作。
编码器值确认动作有以下2种。
各轴位置的确认动作
通过各轴的位置判断是否到达。在所有动作指令中,将通过起始位移量指定为“@E”。在各轴程序中可更改指定值。
使用条件一览的“172~179各轴编码器值确认动作停止判定模式” 的设定为初始值的“0:立即判断”时,如果编码器值进入指定值内,马上判断已到达,此时机器人还在进行微小动作。@需要通过E进行已经停止的判断时,需要将该参数改为“1:速度判定”。
前端位置和姿势的确认动作
通过前端位置和姿势判断是否到达。在所有动作指令中,将通过起始位移量指定为“@C”。在程序中可更改指定值(X、Y、Z坐标和围绕X轴、Y轴、Z轴的旋转角度)。
- 编码器值相对于目标位置,偏差大于指定角度时,将无法到达,不能继续进行操作。减小指定角度或负荷较大时等,偏差量变大,动作时间延长,可能发生超时。
- 机器锁定运行中“@E”“@C”指定的动作均以“@[0]”动作。因此,显示的程序执行时间小于实际动作时间。
- 未记叙到达位置的确认方法时、通过起始位移量中自动设定结束动作“@[0]”。
ID : 1605